聆听山林间的生命之歌
聆听山林间的生命之歌
聆听山林间的生命之歌
茫荡山保护区日出景象(jǐngxiàng)
东南网6月(yuè)29日讯(福建日报记者(jìzhě) 许可欣 通讯员 栗晨程 卫金平)
福建茫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(以下简称“茫荡山保护区”)位于南平市延平区西北部,总面积9442.3公顷,是典型的(de)中亚热带沟谷(gōugǔ)森林生态系统。这里地形复杂、溪流众多、峡谷交错,森林覆盖率(fùgàilǜ)达91.1%;这里气候宜人,夏无酷暑、冬无严寒,素有“福建庐山”之(zhī)美誉……仲夏时节,记者走进茫荡山保护区,只见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(qiánlái)保护区周边(zhōubiān)的溪源峡谷旅游景区避暑纳凉、游玩。
得天独厚的地理气候(qìhòu)条件,为茫荡山保护区坐拥丰富的生物种质资源奠定(diàndìng)了基础。在这里,列入国家重点保护的野生动物(yěshēngdòngwù)有70种,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野生动物12种、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58种。
“近期,我们多次拍摄到国家二级保护野生动物中华鬣羚在保护区内觅食。它们主要(zhǔyào)栖息在海拔千米以上的针阔混交林、针叶林或多岩石的杂灌林,冬天在森林(sēnlín)带,夏天则会转移到高(gāo)海拔的峭壁区。它们甚至还能在陡壁上蹿跳(cuāntiào)!”茫荡山保护区管理处负责人朱承锦介绍。
近年来,茫荡山保护区内还陆续监测到白颈长尾雉、黄腹角雉、黑熊、猕猴和豹猫等多种国家级(guójiājí)保护野生动物(yěshēngdòngwù)。
茫荡山保护区也(yě)是座巨大的植物基因库,目前有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(yěshēngzhíwù)3种、二级(èrjí)保护野生植物29种。近年来,当地组织科考团队,加大本底资源调查。近期开展的本底资源调查显示,茫荡山保护区新分布蕨类植物新记录(jìlù)(jìlù)129种,兰科植物新记录12种,并在这里率先发现了中国丹霞兰属的新物种——茫荡山丹霞兰。
“2023年,我们在保护区内及其周边发现2个国家一级保护野生植物——小叶红豆(hóngdòu)(hóngdòu)群落。此前,小叶红豆在我省内(shěngnèi)均以散生形式存在,并且仅在龙岩和三明等地有分布。作为群落存在的小叶红豆,在全国(quánguó)都比较罕见。”茫荡山保护区管理处总工程师虞祥忠说。
在茫荡山保护区内,还存在着些许(xiēxǔ)极小种群野生植物。这些山野精灵(jīnglíng),是(shì)大自然中极为宝贵的基因资源,对维护生态平衡和生物多样性、促进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。
“2023年,我们在保护区(bǎohùqū)境内(jìngnèi)发现一簇原生银粉蔷薇(qiángwēi),花丛长(zhǎng)18米,高4.2米,有粉色花朵4000余朵。”茫荡山保护区管理处高级工程师黄清山介绍,银粉蔷薇是蔷薇科蔷薇属的一种攀缘(pānyuán)小灌木,目前仅在延平、将乐、泰宁和古田有所分布,如此大规模的出现,实属罕见。
据了解,除具有观赏性外,银粉蔷薇还(hái)可作为重要的基因资源,用于蔷薇属植物种质资源的拓宽和遗传改良(gǎiliáng),科研价值极高。
“目前,银粉蔷薇野生数量估算不足5000株,并且其(qí)分布位置都是(shì)人为活动频繁区域,栖息(qīxī)环境极易遭到破坏,从而导致种群进一步萎缩(wēisuō)。”黄清山说,为有效保护银粉蔷薇种质资源,除了持续推进省内的银粉蔷薇野外种群分布调查外,这里还开启了其扩繁工作。
“2023年2月,我们将扦插繁殖成活(chénghuó)的3400多株银粉(yínfěn)蔷薇(qiángwēi)(qiángwēi),在茫荡山保护区内的3个不同海拔近地回归,并异地扩繁到福州市内200株;2024年,我们与福建林业(línyè)职业技术学院合作种子繁殖实验,并开展“濒危植物银粉蔷薇对生境的响应与扩繁技术研究”“银粉蔷薇种质资源保护技术研究”的科研协作,目前(mùqián)已经繁殖3000余株。”黄清山说。
茫荡山保护区还与福建省林业科学研究院共同开展银粉蔷薇(qiángwēi)种质资源(zīyuán)圃项目,利用银粉蔷薇的种子繁殖苗(miáo)、扦插苗、移植苗建立种质资源圃。在2024年3月,银粉蔷薇种质资源圃已完成了第一次种植。
花榈木和(hé)长序榆的培育保护工作也在有序推进。茫荡山保护区特别组织人员就地保护现有16株花榈木母树,对每棵母树进行挂牌保护,并通过除草(chúcǎo)等人为措施促进天然更新(tiānrángēngxīn),持续监测其生长状况。
“长序榆(yú)野生母树全省仅存7株,为此,我们开展长序榆人工扩繁课题(kètí)研究,不断对长序榆进行监测调查和采种(cǎizhǒng)扩繁实验,并(bìng)在全省率先取得长序榆种子人工繁育的成功。”黄清山告诉记者,茫荡山保护区通过就地保护、近地保护和异地扩繁三种工作(gōngzuò)方式,建立长序榆等珍稀植物野外种植基地70亩。截至目前(mùqián),保存长序榆3500株(育苗5000株)。
偌大的茫荡山保护区,几天几夜逛不完,但在延平区(yánpíngqū)茫荡镇茂地村的生态宣教中心里,便(biàn)可将其全貌尽收眼底。
生态宣教中心占地面积570余平方米,展馆分为野生动植物标本(biāoběn)、模拟生态景观(shēngtàijǐngguān)、影像图片和趣味(qùwèi)影音互动等部分。来到展厅,茫荡山保护区(bǎohùqū)的沙盘模型、保护动物的立体模型、介绍保护区地形地貌、资源分布状况等信息的展板一一呈现,再辅(zàifǔ)之以声、光、电等现代科技手段,保护区内的一花一草一物,仿佛就在眼前活灵活现。
绿水青山间的(de)物华天宝,都是大自然的馈赠。如何(rúhé)守护好它们,让和谐的生命之歌一直在山林间奏响(zòuxiǎng)?打造生态宣教中心,进行常态化科普宣教展示就是举措之一。
“这里是游客们了解茫荡山保护区(bǎohùqū)的重要(zhòngyào)窗口。展馆立体(lìtǐ)、动态地显示了保护区资源状况和生态系统状况,有助于增强游客们的生物多样性保护意识。”茫荡山保护区管理处副主任吴祥生说。
此外,茫荡山保护(bǎohù)区内(nèi)设置了大型宣传牌、宣传栏、标语牌和科普长廊等(děng),并定期开展野生动物保护月宣传活动、爱鸟周活动、科技活动周等科普宣教活动。
“我们先后编撰出版了(le)介绍茫荡山保护(bǎohù)区的《绿色金库(jīnkù)》摄影画册,拍摄了《魅力茫荡山》《千里绿梦茫荡山》等宣传片,通过多种传播形式,既提升了茫荡山保护区的‘热度’,又潜移默化地让生态保护理念深入人心。”吴祥生(wúxiángshēng)说。
茫荡山保护(bǎohù)区还注重完善监测保护体系:加大野生动植物监测工作力度,在保护区内布设100台红外相机,形成红外相机组网,通过(tōngguò)定期收集数据,为保护和研究野生动植物提供(tígōng)基础数据;联合司法、行政部门力量,健全“法官+警长+林长”体系,形成保护合力,严厉打击(yánlìdǎjī)各类破坏生态环境行为。前不久,延平与顺昌、浦城、光泽(guāngzé)、政和等(děng)地法院联合签署《南平地区五地法院自然保护地协同发展司法协作框架(kuāngjià)意见》,汇聚多方(duōfāng)力量,进一步为茫荡山保护区筑牢司法屏障。
(图片(túpiàn)均由受访对象提供) 




相关推荐
评论列表
暂无评论,快抢沙发吧~
你 发表评论:
欢迎